全景拍攝算不上特別新鮮的事物,智能手機都有全景拍攝的功能,但本文談的是使用2個以上攝像頭,能拍出360度全景照片和視頻的相機。
今年以來全景相機有了一個大爆發,國外Google、三星等大廠都進入了這個領域,還有360 Heros、Jaunt VR、Next VR以及Bubl等較知名的廠商;國內推出全景相機的廠商包括暴風魔鏡、Wipet、完美幻境、Insta 360、捷宇科技、UCVR等等。
這么多廠商進入全景相機這個領域,最大的原因是他們都知道VR的廣闊市場前景,而目前VR存在的最大問題之一是缺乏內容。廠商做全景相機賭的便是為VR生產全景視頻。VR頭盔缺少內容,而全景相機拍攝的內容適合給VR使用。
一般人想要DIY全景相機并不難,有GoPro架子,然后會用PS就能拍全景視頻。但是攢機方案在軟硬件上都有難點:
多GoPro的方案硬件方面難的是同步,雖然GoPro有同時控制最多50臺GoPro的WiFi遙控器,但是做到精確的幀同步還是很難,Upano的多GoPro方案加了一個蜂鳴器,就是為了后期制作的時候方便調整內容同步用的。
軟件部分難點在于拼接和后處理,簡單的拼接在OpenCV里有封裝好的API可以用,或者基于SIFT自己寫拼接算法,在拼接前要調整多幅圖像的對比度白平衡,即使這樣拼出來還是有縫的,需要拼好后再做一次處理。
簡而言之,全景相機的核心不在硬件而在軟件,更準確地說是拼接算法和全景播放器。
除了最終的視頻質量,消費級全景相機還要考慮更多。比如以下幾點:
4)體積重量,可攜帶性。
全景相機很難做好,鏡頭和傳感器的好壞只是一方面,拍照的效果是要設置的,曝光、銳利度、白平衡,調這些的時間是三個月,即便是專業的相機產商也需要幾個月。做任何一體化的設備都很難,一個合格的光學產品應該一次性自動完成所有事情,而不是需要大量的后期處理和調試,否則全景視頻的拍攝效率提高不了,成本降不下來。
將來的發展,消費級全景相機方面,產品會越做越小,比如Insta360和捷宇科技的全景相機都小到能裝在手機上,考慮到智能手機的巨大銷量,可以想見這塊市場會有多大。如果優酷、愛奇藝這些視頻網站對全景視頻有特殊支持的話,借助Insta360、捷宇科技這些價格親民的全景相機,全景視頻可能會漸漸成為UGC(用戶生產內容)的新主流。